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958年建校,是北京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首批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是全国百所高职示范校之一,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畔,占地807亩。良好的办学条件,完善的基础设置,为学生营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方针,确立了“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
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9066人,教职工992人,其中专任老师564人,教授30人,博士44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学术创新团队和专业创新团队8个;全国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1人,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职教名师14人。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信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础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设机械与数控、汽车与交通、自控与电气、电子与信息、食品与生物、艺术与设计、经济与管理7大类52个高职专业,所设专业覆盖了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各个支柱产业。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为北京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多次荣获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和两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近几年来,学校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近5年来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和三大检索上发表、收录论文728篇,正式出版著作、教材300部,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1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学校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市教委科研项目等共计76项,承担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横向课题191项。学校努力实现科技为社会服务,不断完善横向课题管理制度,逐步规范科技服务流程,积极培育科研团队,凭借专业优势,先后为126家企业开发新型产品,攻克技术难关。
学校正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校师生员工正致力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项目的实施,不断加快内涵建设与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奋斗!
2.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探索了“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突出“高端”和“创新”,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模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构建基于职业技术技能和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从职业出发,系统设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职业技术技能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实现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程并重培养。整个课程体系呈现“1贯通、4迭代、1全程”的逻辑关系。“1贯通”是通识课程,贯通文化知识素养培养;“4迭代”是通用技术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技术和专业方向课程,实现迭代递进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1全程”是专业实践与创新实践环节,全程蕴含综合素养、职业软技能和“一技之长”的培养。
3.教育改革
,学校利用良好的办学基础,成为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主力军。面对重大改革任务,全校上下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切实把贯通培养改革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健康体魄、健全人格、阳光心态和国际视野,着力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素养和职业素养,努力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4.实训基地
学校构建了“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专业生产技能”三层级实训体系。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6个,市级实训基地2个。已在243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新建、改建34个实训室,建成20个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
5.校企合作
学校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区域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了“政校行企”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谋发展、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平台。面向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牵头组建了北京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等知名企业合作组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十余个,实现学校、园区、企业三方联动互动,产学研一体融合发展。与戴姆勒、奔驰汽车、捷豹路虎、SMC、天坛生物、北一大隈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及教材,共同培训师资建设教学团队,共建互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建立培训基地、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点。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北京奔驰、北京地铁、大唐电信、招商局物流集团等企业单位建立订单班,订单培养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已经达到44%。
学校聘请行业企业大师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展技术服务,企业在学校投入设备和研发服务经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
6.技能竞赛
学校高度重视技能训练,把技能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校、市、国家三层级技能竞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2008年以来,我校学生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23项、二等奖27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5项。获得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51项、二等奖37项,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19项、二等奖36项,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二等奖1项。
7.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确立了“求实作风强、创新能力强、个人品德强、专业技能强”的“四强职业人”教育理念,加强教育、规范管理、注重服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及就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兼收并蓄、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技能竞赛,朝气蓬勃、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学生社团,既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又是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8.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校企合作优势,发挥示范校建设及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成果的辐射作用,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积极开展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承接政府外包服务项目,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亦庄开发区建设及首都经济发展服务,实现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自2011年以来,学校开展的技能类、文化类、管理类社会培训已达十万人次,其中为企业培训员工三万人次,为其它职业院校培训师资7300多人次。学校已获批准4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工种达到57个。
9.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新西兰、韩国、芬兰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及100多所学校、企业和机构开展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德国、英国合作,组建了“中德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英国汽车行业学会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彩尔工业切削技术中国培训中心”“德国汽车专业技术行会北京汽车学院”和“电子信息技术考试中心”,搭建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引进IMI、IHK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项目,构建了数控技术、汽车技术与维修等专业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形成了五位一体行动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来,共派出30余批230多次教师出国(境)培训进修,200多名学生出国(境)接受职业教育;聘请外籍教师来校任教;引进国外课程和教材20余门。学校与戴姆勒公司、奔驰公司、雪铁龙公司、宝马公司、SMC、诺基亚等国际知名企业合办技术中心,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合作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五年来,学校共接待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76个团组、1000多人次的来访,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学校师生中持续开展“境外学习经历分享课堂”、“青年教师英语沙龙”等活动,从多方面推进校园国际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