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安徽高考649分能上什么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一、安徽高考649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安徽高考649分理科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类专业)、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外合作)、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2023年安徽高考649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安徽高考649分理科可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性质 | 年份 | 科目/批次 | 招生省份 | 最低数 | 位次 |
---|---|---|---|---|---|---|---|
1 | 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2754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2 | 622 |
3 | 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7 | 1535 |
4 |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6 | 921 |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5 | 984 |
6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7 | 834 |
7 | 南京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0 | 709 |
8 | 浙江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4 | 1780 |
9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7 | 827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5 | 977 |
11 | 同济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2611 |
12 |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9 | 2342 |
13 |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07 |
14 | 武汉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09 |
15 | 南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2475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23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0 | 2161 |
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1 | 1225 |
19 | 北京理工大学(理科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2431 |
20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8 | 1477 |
21 | 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4 | 3024 |
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5 | 1716 |
23 | 东南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9 | 2339 |
24 | 首都医科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4 | 2980 |
志愿填错了有哪些补救措施
1、入学后申请转专业
这个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随着近年高校紧追国际教育趋势,逐步开放更多学生转专业机会。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来说给与转专业的机会最多。
大多数院校都会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主要可参考的标准:高考成绩、大一基础课程的成绩、以及相应的选拔考试。如果你实在不愿意所读专业,不妨去试试。
2、辅修课程或第二学位
如果转专业不成功,你就要学好主专业同时,去积极辅修其他感兴趣的专业,如果决心足够大,还可以直接攻读你喜欢的第二学位。辅修你喜欢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个门槛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许学生跨院系辅修课程。
三、近2年安徽高考649分理科录取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性质 | 年份 | 科目/批次 | 省份 | 最低数 | 位次 | |
---|---|---|---|---|---|---|---|---|
1 | 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2754 |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2 | 622 | |
3 | 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7 | 1535 | |
4 |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6 | 921 | |
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5 | 984 | |
6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7 | 834 | |
7 | 南京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0 | 709 | |
8 | 浙江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4 | 1780 | |
9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7 | 827 | |
1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5 | 977 | |
11 | 同济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2611 | |
12 |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9 | 2342 | |
13 |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07 | |
14 | 武汉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09 | |
15 | 南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2475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1923 |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0 | 2161 | |
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1 | 1225 | |
19 | 北京理工大学(理科类专业)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2431 | |
20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8 | 1477 | |
21 | 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4 | 3024 | |
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5 | 1716 | |
23 | 东南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9 | 2339 | |
24 | 首都医科大学 | 公办 | 2022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4 | 2980 | |
2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2 | 2048 | |
26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4212 | |
27 | 浙江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8 | 2475 | |
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2 | 1075 | |
29 |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9 | 2325 | |
30 |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2 | 1996 | |
31 | 同济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60 | 1307 | |
32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6 | 2804 | |
33 | 武汉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1 | 2151 | |
34 | 南开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8 | 2498 | |
35 | 华中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3 | 1889 | |
36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7 | 2647 | |
37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9 | 3806 | |
38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俄联合培养)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2 | 3313 | |
3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8 | 2535 | |
40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9 | 1383 | |
41 | 北京理工大学(理科类专业)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5 | 2875 | |
42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4 | 1796 | |
43 | 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3 | 3126 | |
44 |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3899 | |
45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51 | 2165 | |
46 | 厦门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2 | 3323 | |
47 | 天津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2 | 3359 | |
48 | 东南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7 | 2641 | |
49 | 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7 | 4054 | |
5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5 | 4394 | |
51 | 中山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6 | 4170 | |
52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8 | 3928 | |
53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34 | 4532 | |
54 | 首都医科大学 | 公办 | 2021 | 理科/本一 | 安徽 | 640 | 3517 |
高考志愿填报6大注意事项
1、前期信息收集工作要做好
高考报志愿是个信息战,所以大家现在就要赶快行动起来,去收集信息。那么都要收集哪些信息呢?主要包括:本省历年高考报名人数、历年高考本科分数线、历年录取人数等。另外家长和考生要多关注志愿填报的文章、公众号,提前熟悉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去咨询经验丰富的老师。
2、模拟填报志愿
虽然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来进行志愿模拟填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在线估分的结果,去志愿模拟填报系统中,结合收集的信息,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然后在线模拟填报志愿。模拟系统虽好,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参考作用,大家可以根据模拟结果,不断优化调整自己的志愿。
3、平行志愿梯度要拉开
现在的高考报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档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没有区分度的学校,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全部投档完后未被录取,然后退档的情况。志愿填报只有一次机会,大家要考虑到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保证自己能被录取。
4、服从调剂,增加录取机会
如果在志愿填报时候,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一旦报考专业录取满了,就失去了校内调剂的机会。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服从专业调剂,也会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对于是否调剂,大家要统筹考虑,是希望能够去大学,还是去追求喜欢的专业,一定要做好取舍。
5、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什么专业好。有不少家长和考生,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也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结果去读大学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另外,热门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比较多,往往会出现扎堆现象,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高,那么就不要盲目追求热门。
6、父母不要过度干预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非常有必要来听取父母的意见,毕竟父母人生阅历比较丰富,对于孩子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也非常关注。不过填报志愿是大事,父母做好参谋官的角色,把该说的该做的都做到,决定是否报考最好还是由孩子来决定。
报考志愿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希望广大考生和父母多多收集资料,分析,多多咨询和交流。最后祝大家都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