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选科实际上是把高考志愿提前化。其意思是说,选科组合对应的可选专业,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专业范围,因此,想报哪类专业一定要了解具体选科要求。本文有高考升学网大数据系统整理出最新的安徽农业大学在山东的选科要求,以下是安徽农业大学在山东选科要求对照表数据完整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安徽农业大学选科要求山东
大学名单 | 年份 | 省份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代表或,+代表且)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英语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土地资源管理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产品设计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公共事业管理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环境设计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金融学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汉语言文学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视觉传达设计 | 不限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测绘工程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物理/化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纺织工程 | 物理/化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网络工程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通信工程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车辆工程 | 物理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应用化学 | 物理/化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动植物检疫 | 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植物保护 | 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茶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园艺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水产养殖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环境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农业水利工程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技术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制药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农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应用统计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动物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应用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生物 |
安徽农业大学 | 2020 | 山东 | 动物医学 | 物理/化学/生物 |
数据来源于高考升学网,查询请登录:wwW.cReDITsaiLING.coM |
二、安徽农业大学最新介绍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江春、校长夏涛。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4383人(含国际生156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4460人。在职教职工18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889多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5人、省级人才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