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现在有4个校区,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六安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宣城校区。
二、合肥工业大学哪个校区最好及各校区介绍
1、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本部,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也称南校区,地处合肥市包河区,由屯溪路、马鞍山路、九华山路、宁国路环绕,校区占地面积1250亩,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斛兵塘等坐落与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
2、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四大校区之一,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六安路269号,也称北校区。合肥市要历史文化遗迹,娘娘池坐落于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六安路269号
3、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四大校区之一,位于合肥蜀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由丹霞路、翡翠路、环湖路环绕,东邻锦绣大道商业区,北依合肥大学城公共建设区和新建的合肥政务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国内著名建筑设计单位充分利用翡翠湖校区的自然地形特点,从生态谷、教学楼、图书馆到学生综合活动中心、生活区、体育馆及整体设计都充分地去体现高校特有的个性环境理念和绿色文化内涵,使它成为现代化修身进学之圣地,人伦道德桐林盛,理学文章碧水幽。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丹霞路485号
4、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为合肥工业大学唯一坐落于江南的校区,风景最为秀丽,环境最为宜人,设施最为现代化。宣城校区于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合肥工业大学最为年轻的校区,校区融合徽派古典风格,依山就势,山水相间,岛翠墨香,茶园青葱。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
三、合肥工业大学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组部“”各类人才(含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6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2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TOP100》年度前20位。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学校现有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一室一中心”)1个。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加强需求引导型基础研究,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有组织科研和交叉学科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多项成果在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重大奖项。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学校现有来自各大洲五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